•  
    1977級招生數及恢復高考中的一些細節回顧
    發布時間:2019-03-06   訪問次數:6188

     

    這陣子🧜🏼,有同事幾次問我1977年恢復高考後的這一屆(級)👝,我校到底招收了多少名新生。就此,我懶得回答,意思是一學校官方大事記、相關宣傳冊(片)、紀念冊等上面都有記載👷🏼,為何還要去“糾纏”於它😠?二既然覺得數據有疑,為何不去花點力氣搞個明白?

    1.統計數據的“謬誤”

    《中共華東化工學院黨史大事記(19521987年)》之197834日條目記載🤟🏿:“‘文革’後恢復統考招生。本院1145名新生舉行開學典禮。”而下圖上所列數據為900名🪈,出入245名。

    按理說🧑🏽‍🏭,這兩份材料都是學校重要的史料,不會有誤👸🏽,但白紙黑字明擺著不對。為此,我作了查考:①201210月,沐鸣平台為編製《那些年一起走過—沐鸣平台1977級🧑🏿、1978級畢業30周年紀念冊》♑️,對1977級新生的入學登記表上的報名照作了全部掃描,計1122人(其中個別人有表卻無照)🧍🏻🙎,但由於入學登記表是學生畢業後才歸檔的(隔了4整年)👂🏽,可能缺了退學和留級的學生🥏,故我認為1977年(級)新招本科生1145名是準確的。②掃描照片時⤴️,發現很多學生是從四川分院轉來的(有表無照的就在他們之中)🦔✸,計252人,如此🚴🏼‍♂️,900252=1152,這個數字與1145也是吻合的。由此可知,“1145”與“900”的說法,只是統計口徑有所不同——前者是含四川分院招生數的(不過👩🏻‍💼,當事人做事應該加以註明)。③此種“疏忽”也有情可原:一,1977年招生時,四川分院的計劃是單列的(延續了上年錄取工農兵學員的模式),即錄取工作由上海總院負責🕤,但具體事宜是由四川分院去落實的,如招生用的專業介紹也分兩份👱🏿‍♀️🚬,且就是為原先招收工農兵學員準備的(見文2374/P39)🧛🏼;二,1979724日國務院🧙、教育部發文,同意上海化工學院停辦四川分院👩🏻‍🔬,故在當年的暑假👷🏻‍♂️,已在分院讀了一年半的252名大學生全部回到了上海的總院繼續學業(分插到相關的專業),與總院的學生一起至1981底畢業、1982年初分配工作後離校🥿。

    2.屆👱🏿、級及入學時間的解讀

    學生(年級)之屆📑、級說法🕥,民國時就有,通常入學時的年份稱“級”,畢業時的年份謂“屆”(不嚴謹時,也混用)。由於學校類型及學製的不同👱‍♀️,級、屆之間的換算無固定程式🏌🏼‍♀️。

    19767778三年🧎‍♀️‍➡️,我國處於一個特殊時期,學生(年級)之屆🗺🗝、級說法非常混亂,如當時上海的中學生(二年製高中)是冬季畢業的👐🏽✍️,故1976年初畢業的謂1975屆👩🏻‍🎤🙍🏻‍♂️、1977年初畢業的謂1976屆🏮、1978年初畢業的謂1977屆。19771211🪿、12兩日恢復高考時🧏🏿‍♂️,1975屆算“歷屆生”、1976屆為“應屆生”,可以參加此次高考🦸🏽,而1977屆不能參加(除極個別優秀的),因為此時他們還在學校學習🪞🌲、未畢業(不久🤾🏽‍♂️,學製調整,至夏季畢業)。1977年底參加高考並錄取的大學生(閱卷、政審🧛🏻‍♀️、體檢等環節需要時日)🏇🏻,是隔了年後的3月份才入學的,但由於19787月又舉行了高考(與上次高考只隔了半年),故前者仍謂“1977級”💇🏻🧑🏼‍💼,而19789月入學的這屆大學生就名正言順地稱“1978級”了。推及之,本科按4年製計算的話,1982年年初和年中就有1981🏬、82兩屆大學生畢業。

    順便一提,1976級工農兵學員(最後一屆,3年製)是19773月開學的📠,但其推薦👱‍♂️、錄取工作在67月份間已經確定了(見分院劉建莉“我的大學生涯及其感受”一文)👨🏻‍🦯‍➡️,但正當他們準備入學時,全國人民最最敬愛的偉大領袖毛主席病危(99日逝世);106日,萬惡的誤國殃民的“四人幫”被粉碎🧴,耽擱了許多原先計劃好的工作🤳🏽🤲🏼,包括這屆工農兵學員的入學報到🤸🏿‍♀️。

    3.“高考”的緊急出籠

    1977717日鄧小平復出,任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常委、國務院副總理等職,並分管科技、教育工作。84日👩🏽‍🎨,中央(鄧小平)邀請(主持)科學院系統和高等院校的33位專家學者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6日❎,根據參會者的強烈建議➿,鄧小平作出了當年應當恢復高考的決策。

    原本🧔🏻‍♀️,1977年秋季要入學的工農兵學員仍然是要采取“推薦製”(自願報名,群眾推薦,單位批準,學校復審)的👉,但在落實這項工作的同時🙅🏼‍♂️🤳,鄧小平已在同中科院負責人方毅、教育部部長劉西堯等談話了,他強調一定要恢復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製度,廢止“推薦製”🚏,確保人才培養質量🫀;並打算花一年的時間作準備,於1978年夏季恢復高考🙋🏼。但在座談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時不我待,應當立即恢復高考🧕🏼。813日到925日👨🏼‍🦲👰🏻‍♂️,教育部再次召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經過反反復復的討論和力爭,1012日《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關於1977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國發〔1977112號)文件正式下發;1021日全國各大媒體公布了恢復高考的消息🧘‍♂️,並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將於一個月後在全國範圍內進行👩🏻‍⚖️😍。

    4.報考錄取細節

    《意見》對報考對象、條件、招生辦法👐🏼、學生待遇、畢業分配等作了詳細規定👨‍🦽🪲,總的原則是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具體辦法是自願報名、統一考試💁🏽‍♂️、地市初選、學校錄取、省市自治區批準。其中“統一考試”是指由省市自治區擬題🍵,縣(區)統一組織考試;“地市初選”是指組織評卷🤲🏿,根據考試成績提出參加政審🤾🏻、體檢的名單𓀕,並征求所在單位群眾的意見(由公社或廠礦🫱🏿🕴🏻、機關、學校的黨組織負責政審🧶,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現)🖖🏿,按政審🙅‍♂️、考試和體檢的情況提出二倍(或以上)於錄取總數的初選名單;“學校錄取”是指在省市自治區招生委員會的領導下🤹🏽‍♂️,參考本人誌願,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確定錄取名單,報省市自治區招生委員會批準後👱🏽‍♀️,由學校簽發錄取通知書✩🧡。

    另外,《意見》規定考生年齡在20歲左右,不超過25周歲,未婚,但又附加(強調)了對實踐經驗比較豐富並鉆研有成績或確有專長的🌝🛤,年齡可放寬到30歲📰,婚否不限(要註意招收19661967兩屆高中畢業生)的說明,確保了“歷屆生”的錄取比例不低於70-80%🐡。而1977年的計劃招生數,由於涉及到各校的專業設置和師資力量,加上時間倉促,基本上是按上年招收工農兵學員的計劃數執行的👨🏼🤦🏻‍♂️。但當年錄取的27.3萬名新生是從578萬名考生中擇優遴選出來的。

    附帶一說,我是1976117日(周恩來總理8日剛逝世,我們畢業合影照上的師生都佩戴著黑紗)高中(2年製)畢業的,後回鄉參加農業勞動📩🦢。197712月以“歷屆高中畢業生”的身份,在上海縣北新涇鎮的新光中學(考場)參加了高考,但名落孫山;半年後,在上海縣諸翟公社的諸翟中學再次“披甲上陣”,這次“榜上有名”🤦🏻‍♂️。我的學號是78849👭🏼,在“上海高等學校附設中專班@上海化工學院”二年“全日製”化學班學習並留校工作至今(今年12月退休)。

    另外💪🏼,1977年底上海的高考於1211🧿、12兩日進行,考試科目為政治👨🏻‍🚀、語文🧏、數學和史地(文科)、理化(理科)4門🤾🏻‍♀️,大專院校與中等專業學校考生同用一張試卷,依次擇優錄取;19787月🈲,上海大專院校、中專和技校的考試同時進行(前者202122日考,後者2627日考),但考卷分開🧑🏼‍⚕️,且科目也有所變化:大專院校考生的理化和史地分成兩門來考(總共為5門),而中專和技校的考生不分文、理科,考政治🦹‍♂️、語文、數學🧑🏽‍🍳、理化4門。這樣一來,半年前落榜的不少考生,為了保險起見,只好“退而求其次”5️⃣,選擇“兜底”的辦法,報考“中等專業學校”了(那時沒有平行誌願,但同類學校間可以少量調劑)。還有🙆,1978年的考生年齡放寬到了30周歲🌪,婚否、高中畢業與否等門檻均被取消。

    2018年由上海廣播電視臺、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SMG尚世影業聯合攝製的47集電視連續劇《大江大河》中提到👐🏿👲🏽:“1978年夏的一天,宋家姐弟雙雙過了高考分數線👨🏼‍🚒🔏,初中畢業去支農、沒念過高中的弟弟宋運輝更是考了全縣第一名。”說的就是這個事,只要考試成績好,照樣可以被大學錄取⛴🤟🏿。但“老猢猻以家庭成分不好為由,阻礙姐弟倆交政審材料……”(因為政審—政治審查仍由“公社或廠礦、機關🏟🚴🏽‍♂️、學校的黨組織”負責)也是可能的🙆‍♀️,畢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還未召開,“左”的幽靈還時時刻刻、無處不在束縛著人們的觀念和手腳。

      

    陸憲良🦹,20190210

     

     
    沐鸣娱乐专业提供:沐鸣娱乐🫴🏼、沐鸣沐鸣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娱乐欢迎您。 沐鸣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