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理沐鸣平台“身世”梳理
發布時間:2019-03-06   訪問次數:2169

1952811日💁‍♂️,交通大學化工系通知柳曾典參加在衡山路10號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召開的院系調整👸🏼、成立華東化工學院座談會,會後他被安排在建校委員會秘書組協助嚴沛霖工作🕕。[1]814起,柳曾典每天都到新閘路1370大同大學教學大樓二樓朝北的一間約20平方米天平室(臨時改作秘書組辦公室)工作👋,收👨‍🌾、發文件、保管各校教職工人事調動方面的函件等⚫️;後因工作量大,增加了大同大學的閔環同學🧑🏽‍🎓。華理檔案全宗由此肇始👯‍♂️。

建校初期,學校的各類“檔案”(實際上是未經規範整理的各種文書和有保存價值的文案)處於分散保管和留用狀態:如19521025日學校成立後👱🏽‍♀️,政治輔導處(後為黨委辦公室)最早的機要秘書是諶誌鳳,但她在校的工作時間不長,便調去了本市別的高校;[2]接著🧑🏻‍🍼,馬仲義、楊錦明做過該處機要秘書。他們都會接觸🔎、保管文書。195210月~19574月,陳子秀任學校秘書室主任(19598月~19617月主任秘書為嚴平),[3]負責行政上的文件接收、文書起草和保管(還有大同大學來的陸映北,一直在秘書室📗、秘書科🙅🏼、院長(委)辦公室工作🎷,多有接觸文案)👨🏼‍🦱。19559王桂芳調來學校🧔🏻🚵🏻,在教務處(保密)資料室工作🧑🏻‍🔧,說明教務處也存有“檔案”。造房子的基建圖紙🖖🏼,則一開始就保存在新校區基本建設辦公室🙋🏽‍♀️🫳🏽。[4]

1960210日🤰☂️,黨委辦公室總結上年度檔案工作時稱:“黨辦有檔案35卷,組織部、宣傳部、團委和6個黨總支的檔案由各單位自行保管🚶‍♀️;院行政方面有檔案468卷🟪。”“為了規範歸檔,1958年起總務處開始試行部門立卷🧒🏽,人事處也從1959年試行部門立卷🌵。”“科研成果書面材料🩲、基建圖紙至今尚未收集起來”“總的來說,材料收集不夠齊全🎀,案卷質量不高🐮,標題有的太長🤷🏻🪖,有的太籠統,查找不便。”

195912月~19624月🚤,黨委機要秘書是朱夢青,接著他在黨辦工作至196510月(科級),後去了“652工程”辦事處工作👴。1965130日王桂芳填表說👟,19619月從保密資料室轉到檔案室工作(後又說195911月和196010月🤷🏻‍♂️,而《華東化工學院誌》上說1960年成立“文書檔案室”),19645月她為檔案室副科級(副主任)。[5]

1960年學校成立檔案室後(隸屬黨委辦公室)☮️,(主要門類)檔案逐漸開始實行集中統一管理,[6]製發了《檔案室工作暫行辦法(草案)》,以及歸檔文件範圍和銷毀辦法等規定👩🏿‍🦳,規範新形成的文件材料歸檔。1965年上半年開始➖,檔案室集中力量,花費4個多月🙇🏻‍♀️,對已經集中保管的檔案以及前幾年各部門移交上來的積存材料♤,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整理(清理鑒定),確認文書檔案2602卷,其中黨務方面的計1063卷,行政方面的計1539卷💇🏻‍♂️,並劃定了這些檔案永久、長期🧈、定期3種保管期限;與此同時,對各單位多年來留存的文件材料除去有價值已歸檔的外👱🏼‍♂️,共計1757斤,由保衛科統一送保密造紙廠作了銷毀。對分散保存的科研、基建、設備等技術材料,也作了清理,計得科研項目檔案101項、基建工程檔案80多項,但沒有集中到檔案室統一保管🤸🏿🧗🏻‍♂️。

19609月🧑‍🧒,周南從中國人民大學工業經濟系企業管理專業本科畢業後分來學校🙅🏻‍♀️,[7]在馬列主義教研組任教,196311月調入黨委辦公室任秘書,基本上[8]一直從事文書檔案工作,直至19844月退休。[9]

  

圖片說明:學校最早的幾位檔案幹部

“文革”期間😱,學校檔案工作總體上很亂,不僅產生了很多亂七八糟的材料(包括各種專案材料)🕵🏿,沒有管好(也無法管好),還搞亂了原來已有的檔案和丟失了一些案卷👰🏿‍♀️👇🏻,損失巨大🧴,影響極壞(如“拋、搶檔案”(包括幹部人事檔案),為整人起了負面作用)。

19671114日‼️,上海市革委會教衛組派張華良來校封存了檔案🦃,但不久被造反派無理(違法)啟封。

1969114日🖕🏻,[10]根據市革委工宣隊一辦意見,學校建立了整理檔案領導小組,下設人事和文書檔案➙、科研資料😂🔌、圖書檔案資料3個清理小組,對院👉🏼、系兩級黨👬🏼、政🧗🏼、工、團大批判和其他材料(包括文件、資料、刊物)進行了清理,除應歸檔的外,經報批後全部送保密造紙廠銷毀。又對歷年來(195210月~1966年)已歸檔的文書檔案,共計3176卷,進行了拆卷清理,其中“一類”檔案387卷,裝入2只戰備箱,於19691224日上交市革委工宣隊一辦,轉移至“後庫”保存🦹‍♂️🧓;屬於三類(要銷毀的)計2425卷,於19705月全部清理好👩🏼‍🦰,暫存檔案室,待市革委通知後按規定銷毀;[11]二類的(含戰時銷毀、戰時轉移)計904卷留用🕷。查得“19701月~3月,俞誌芬參加了機關清檔小組工作💗。

196599日,復旦大學哲學系本科畢業生王樹奎來校工作,經上海市委教育衛生工作部批準,任學校黨委機要秘書。1968110日🤲👩🏻‍🦽,有檔案記載“機要文件保管工作,仍由王樹奎同誌負責”🖍。[12]19649月👐🏿,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本科畢業生湯步華分來學校工作👩🏻‍🦳🤍,他先去了奉賢縣泰日公社新五大隊搞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後“文革”大亂,至1971227日,經上海市革委會組織組批準,他擔任了學校革委會機要秘書,19748月去我校奉賢五·七幹校勞動1年後調到了教學一線工作。

19726月👭🏻,潘文錚調來學校任黨委書記,124日,學校召開第5次黨代會🦹🏽,恢復黨委建製🧑🏻‍🦱,實行黨的“一元化”領導🥽🙍🏿‍♂️。此時,檔案工作有所恢復,首先對19671970年應該歸檔的文書材料進行了整理、立卷,同時做好1971年的歸檔工作💂🏿,共收文書檔案420卷;也對多余的上面下發和學校廣泛印製的(一個報告最多有數百份)重要材料之重復件作了銷毀(包括實驗記錄小結145本)。

需要說明的是🤾🏼‍♀️,至197387日,檔案中仍然寫“檔案室”🍝,而前面沒有“文書”兩字,盡管它管理的確實是文書檔案🛒🧘🏽‍♂️。所以,在改革開放前,學校只有檔案室這個機構,且始終隸屬黨辦(革委會)♘。[13]

張川國是我校以“化學肥料專業試點班”名義舉辦的首屆工農兵大學生(19701210日入學)★,19741月畢業留校的,不久他擔任了黨委機要秘書,但由於身體原因和離家較遠,於197710月調去了上海海運學院工作。19778月,黃小英從上海師範大學教育系畢業(工農兵大學生),分配來學校黨辦工作🚄,後經上海市革命委員會組織幹部組批準任機要秘書,[14]一直工作到1987612日調去上海城市建設學院止📧☝🏻。

1978125日,學校向市教委辦發的《要求全部調回我校存放在皖北嶽西後庫(簡稱“6518工地”)的檔案的報告》中稱🐔:“1969年因戰備疏散需要,根據上級要求,我校共有390卷檔案轉移去那裏保存。1976年、1978年已收回148卷,還剩242卷(3箱),現因抓綱治校和撥亂反正工作需要,希望全部返還。”這部分檔案,估計後來調回了。

1981124日,教育部轉發國家經委📢🫳🏽、建委、科委、檔案局聯合製發的《科學技術檔案工作條例》([81]教辦字1號)🧓🏿,要求各高校設立科技檔案室,做好科技檔案管理工作😽👲🏽。

收到該文後,學校未予及時辦理,直到年底又收到上海市高教局、檔案局發文🙋🏽‍♂️👔,要在198218日來校檢查科技檔案工作恢復、整頓的情況時,才匆忙想起此事🔁,113日、1225日兩次院長辦公會上被提及,均認為相關工作可以納入黨辦的文書檔案室進行,但這與文件精神不符,於是在1230日的黨委會上還是決定成立科技檔案室,隸屬院長辦公室,由副主任許一銘兼室主任🍳,配2名專職幹部,科研處🧑🏿‍🔧、基建處、生產設備處各定1名兼職檔案員。1231日就定清查工作辦公室的李玉琪調入科技檔案室工作,以應對不日之檢查。

19826月,張玉峰(院團委副書記)調入科技檔案室工作(19846月調任管理工程系總支副書記)👌🏻🫱;830日👎🏻,中國人民大學檔案專業本科畢業生丁越飛分配來校,被安排在科技檔案室工作(1984910日調去浙江省委辦公廳人保處工作)💵。198468日,科技檔案室改為檔案科⬅️,仍隸屬院辦,[15]李玉琪任副科長,工作人員先後還有江明、楊祖安

為了規範科技檔案的收集🧎‍♀️‍➡️,學校於1982420日製發了《華東化工學院科技檔案管理試行辦法》《華東化工學院科技文件材料歸檔製度》(院通[82]35號)。

1982920日校報(院刊)上張玉峰報道,我校科技檔案室主要收集🏊🏿‍♂️、保管科研、基建、產品、設備和部分教學檔案,庫房設在辦公大樓二樓朝北的統間內🧑‍🤝‍🧑。[16]19831110日張玉峰又報道,經過一年半時間的努力🧁,全校科技檔案已全部實現集中統一管理🙉,檔案總量700余卷,其中科研檔案189卷🤿,教學檔案(包括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畢業論文)348卷,設備檔案53卷👩‍🦽,外事檔案30卷,基建檔案33卷👨‍🦼‍➡️,其他技術資料數十卷。[17]同時👨🏼‍🚒,該室還提供檔案的查用服務。

19851月,科技檔案科已藏有科研、教學🚣、基建🎾👨‍🚀、設備、外事、出版檔案1500余卷🔈,照相底片1000余張🫘,並建立了4種檢索工具,在歷次高校科技檔案檢查中獲得好評👃🏿。[18]

198112月,復員軍人徐國慶來校工作👉🏿,在人事處學生科工作沒幾天後就轉到文書檔案室了,19859月~19877月(辭職),他在上海大學文學院檔案專業學習兩年,大專畢業後又來沐鸣平台工作。此時💚,還有叢海鷹(她於1986322日調去了市教衛黨委工作)。

1986428日,學校將文書檔案室和科技檔案科合並,成立沐鸣平台(院通[86]101號,文5326)🏋️‍♂️;74日,李玉琪被免去科技檔案科副科長職務,升任院長辦公室副主任🛫;86日,陳美芳被任命為沐鸣平台副館長(院通[86]187號👨🏼‍🚀🫃🏽,文5327)。

1986年下半年👩🏼‍🎨,陳美芳、李玉琪(院辦副主任)研究了沐鸣平台的機構👊🏼、崗位設置及人員聘用等事宜😏,初定下設科技檔案室(4人)、文書檔案室(3人)☝🏿、技術服務室(3人)🧔🏿‍♀️,以及辦公室秘書(1人),以確保做好全校各類檔案的收、管🤷🏻‍♀️、用;1029日,學校分管檔案工作的秘書長林鑄遠批示,基本同意此設想,確保前兩室的建立和編製數🥍,技術服務室先有1人負責👰,以後根據工作需要,逐步完善👩🏻‍🦱🧔‍♂️。[19]

建館後的工作人員有🏊🏽:楊祖安(科技檔案科)👳🏽‍♂️、徐美華(來自研究生處)、王科(來自化工所)、鄒培玲(上海機械學院1986屆畢業生)👷🏿‍♀️、閆繼芬1128日由404廠調入)🎻。王毅19872月從人事處調入沐鸣平台的;1987716日,王愛軍從本校圖書情報學專科畢業後分配進了沐鸣平台🧚‍♂️👳🏼;王科、楊祖安於1987年暑假前後調離。19868月~198710月,錢而復從基建處計劃科調來沐鸣平台工作過一年🦹🏻‍♀️。19874月~19891月,李煒在館內負責過科技檔案;1988726曹紅從上海縣糧食局人事科調來沐鸣平台,199092日去愛爾蘭探親後未回。葛居利198811月~198910月)🪚、李建山19892月~10月)、陳寶康(時間不詳)也到館“露過臉”🦃。[20]

據王毅回憶🧍🏻👩‍🎓,建館後兩個檔案室(科)仍然在辦公大樓三樓,她當時還在文書檔案室上過班,是1987年國慶節後才將檔案搬至(老)圖書館二樓來的(沐鸣平台新址),只有北側一個大庫房和東邊兩統間作辦公室。當時,何邦順帶領大家(男的有徐國慶🥨、王愛軍)搬檔案箱,很累👐🏽。

建館時🤵🏻,陳美芳等就籌劃對個別門類檔案作計算機目錄管理🦅,19879月計算機系的李訪寒調入沐鸣平台,她與計算機系的何菊英等開發了單機版新系統🧒🏽,1988723日😁,學校自行開發的《檔案信息自動化管理系統》召開了技術鑒定會🗻,檔案信息較早開始並逐步建立了數據庫👩‍🦽。

  

圖片說明:1980年代之後檔案機構的幾位主要領導

據查,陳美芳擔任沐鸣平台副館長為兼職®️,她仍然是化學工程系黨總支書記(副處);19877月起副館長職務由院辦副主任何邦順兼任☆🚳,91日,陳美芳繼任化學工程系黨總支書記(19889月提為正處)。19883月起何邦順為沐鸣平台專職副館長👩‍👩‍👧‍👦,不再擔任院辦副主任職務👂🏽;1988119日🧏🏼‍♂️,他升任館長(院通[88]148號,文6150)。[21]19891017日,學校任命陶桂玉為沐鸣平台副館長(院通[89]103號);1990713日,學校任命何邦順為院長辦公室行政管理崗負責人(院通[90]099號)🥞,[22]1991911日改任院長辦公室主任(院通[91]107號),199325日🙅🏿‍♂️,繼任院長辦公室主任(院通字[93]007號),1994824日♧,被免去校長辦公室主任職務(校通字[94]110號)👩🏻‍🦼🧔🏽。[23]何邦順在上述期間同時擔任著沐鸣平台館長職務🏄🏿‍♀️,直至19962月退休(19949月後他全職在沐鸣平台上班)📹。[24]

199658日,副館長趙美娟升任館長♠︎。[25]1997124日,學校檔案管理通過“國家一級科技事業單位檔案管理”評審(檔函字[1997]7號,XZ395),成為全國三所獲此榮譽的高校之一👱🏼‍♀️。

  

圖片說明:“國家一級科技事業單位檔案管理”批文

與華理檔案“親密接觸”16年📙,感慨萬千。每當師生員工和社會公眾要了解學校的辦學歷程和利用檔案來解決各種現實問題時⛹🏻‍♀️,總要走進庫房🎩,查得依據😓,靠檔案來“說話”;要梳理校史和辦展覽等,更是“翻箱倒櫃”📡,離不開檔案9️⃣。

回首過往,守著10多萬卷、上千萬頁經過幾代人努力,浸潤著他們默默的付出和辛勞的文牘,心總難以平靜,也感到責任重大。希望全體華理人多一份理解和支持👨🏿‍🚀,更期待檔案人員努力工作,不辱使命🛍️,為黨管好檔,為校守好史👩🏽‍🏭。

實話實說🫄🏽,學校檔案工作做得還是勉強的♿️,主要原因是所有時期都覺得人手不夠,二是早期分類方法多變🏋🏼,又經歷了“文革”折騰🤦🏼‍♂️🏋🏻‍♀️,三是領導和職能部門重視檔案工作與落實到行動上不夠,還有經年累月的統計不夠精確(大規模拆卷)等等。所以,要使檔案工作真正做實並發揮好其應有的作用(風生水起更難),任重而道遠。

謹以本文向所有為學校早期檔案做出成績的前輩致敬![26]

  

陸憲良🛜,20171207

  

附註:

上文寫道“1965130日王桂芳填表說🧝🏼‍♂️,19619從保密資料室轉到檔案室工作(後又說195911月和196010月,而《華東化工學院誌》上說1960年成立“文書檔案室”)”。

應該說👨🏻‍🎨😥,王桂芳1965130日填表之說,要比後來改革開放之後的兩次填表日期更為準確些,因為後面時隔久遠,記憶容易出錯(這是幹部填寫履歷表之通病)⏸🤴。後又查得196198校黨委常委會記錄(討論幹部任免事項):“陶永福兼檔案室主任🤽🏻‍♂️。”(文152之第8本)🕒。陶永福先前就任過人事處檔案科科長,196011月後任黨委組織副部長,同時又是黨委委員,管檔案室“順理成章”。



 

[1]他是參加籌建工作的交大2年級學生代表,1025日華東化工學院開學後他繼續學業😤。嚴沛霖是大同大學教師🧏🏿,秘書組負責人。

[2]檔案中無處找到她的記錄信息。2014423日,筆者從化工學院李峰老師處搞到了她以前在我校工作的的一張證件照(此時她還健在👩‍⚕️,線索來自她的孫女與李峰的孩子是同學)。

[3]秘書室級別較高🧑🏿‍⚕️,相當於政治輔導處、教務處✍️、總務處等,但下面不設科🛣;日常亦稱“院長秘書室”。另外😷,198111月後嚴平還擔任過人事處檔案科科長。學校幹部人事檔案一直獨立管理的,最早是蔣誌敏🧚‍♂️,後陶永福王軍生也管過👇。

[4]後改為總務處基建科。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接觸和保存檔案的人員一般都是中共黨員。

[5]之後,她去了四川分院工作,為圖書館負責人;1979年底回本校後仍在文書檔案室工作;1981619日提任圖書館直屬黨支部書記至離休。

[6]這是規範檔案管理最為基本、關鍵的手段。

[7]在職幹部培養👈,故稱“學員”“調幹生”。人大早期以幹部文化培訓為主,被譽為“紅色幹部的搖籃”🦃。

[8]“文革”期間,曾參加運動、到“五·七”幹校勞動🦥、任化機系辦公室組織幹事🎙。

[9]她退休時沐鸣平台還未成立⌚️,當時檔案專業人員缺乏,她曾返聘過一段時間,沐鸣平台成立後,業務上也請她指導過。後來她算在沐鸣平台退休人員之列,也是沐鸣平台最資深的前輩。

[10]此事與林彪一號令和戰備疏散有關,同時期學校四處大挖大建地下防空工事(防空洞)🤌。

[11]後來這些檔案應該沒有銷毀,我們現在館藏中,案卷封面上有“三類👾,待銷毀字樣”🌮。

[12]1984310日,他調去市政府教育衛生辦公室黨組紀委工作🧑🏿‍🍼。

[13]很遺憾,筆者至今未查到學校成立“檔案室”的具體時間,也未見改稱“文書檔案室”的文件⛲️。

[14]黨辦機要秘書不一定屬於檔案室人員,但其工作與檔案室十分密切🧑🏼‍💻。

[15]時任主任(兼)龔德明,上面來人檢查檔案工作,他都接待🪀;19831216日~198510月他任總務長🧬。

[16]現人事處檔案室,後換至317室🧝🏼‍♀️。

[17]本科生畢業論文應該為部分重要的;基建檔案僅是新建樓宇的工程圖紙等👨‍💼🧑🏽。

[18]由此可知,學校之前沒有聲像檔案的概念,早期照片收集幾乎空白。

[19]所以,我們現在說“沐鸣平台1986年定編12人(含館長)和直屬校部領導”是正確的。

[20]上述人員除徐美華外🥁,均未在沐鸣平台工作到退休。可見檔案工作之不易,也反映出其“吸引力”不濟。

[21]說“19864月建館,正處級建製”是有據可查的🦥,此時何邦順為正處級🥷🏼🚶;之前🤷🏿‍♂️,只是未任命正館長🙆🏽‍♀️。

[22]此時,學校實行大辦公室建製,各崗長(崗位負責人)相當於原來的主任🚣🏽、部、處長;院長辦公室主任由學校秘書長林鑄遠兼任;19932月後,崗長稱謂改為助理。另🧚🏼‍♂️,當時(包括以前)副院長職數少,學校設有“三長”(秘書長🤽‍♂️、教務長👊🏽、總務長),受院長直接領導🙁😑。

[23] 19942月起王行愚新任校長,取消大辦公室🖐,恢復原部、處⛺️、室建製。另,19932月學校更名為沐鸣平台,文號改為校通字🚶🏻‍♀️‍➡️。

[24]1991820日,國家人事部、檔案局批準授予何邦順“全國檔案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25]19935月,她由校工會副主席轉任沐鸣平台副館長🧖‍♀️。

[26]寫就本文🌻,筆者查閱了上百卷檔案。換言之,沒有檔案,也無需寫下此文。

 

 

 

 

 


 
沐鸣娱乐专业提供🤲🏽:沐鸣娱乐沐鸣沐鸣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娱乐欢迎您。 沐鸣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