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開已經是一個世界性潮流👨🏻💼🫴,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四十多個國家已製定了政府信息公開法。我國的政府信息公開法也已起草完畢🧛🏼♂️。2002年11月廣州市政府首先出臺《廣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並於2003年1月1日起執行。接著北京、深圳🙋♂️、杭州✫、上海🚈、武漢、成都、重慶都相繼出臺了政府信息公開有關規定🧙🏻♂️。政府信息公開有助於營造公開透明的信息環境,是保障公民民主知情權,實現民主化的有效途徑。所謂政府信息的公開,是指政府機構通過多種方式公開其政務活動♿,公開有利於公民實現其權利的信息資源👨🎨,允許用戶通過查詢🏌🏼♂️、閱覽、復製、下載🏊🏻♂️🧘🏻、摘錄、收聽、觀看等形式📋,依法利用各級政府部門所控製的信息。①政府信息是指政府機關在其管理或提供公共服務過程中製作、獲得或擁有的信息,當然也包括存放在各級各類沐鸣平台、檔案室的有關國家立法機關🍠、行政機關以及司法機關在內的所有國家機關的文件♥️、檔案或其他信息。②因此,向公眾提供已公開和可公開的現行文件及已開放和可開放的檔案也是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內容之一🧘🏿♂️🤾🏽。作為特殊的政府信息——“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檔案,一旦“開放”🙍🏻♀️,只要不涉及國家和其他社會團體或個人的利益,公民都可以加以正當和公平的利用🙎♀️。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規定,沐鸣平台要“為檔案的利用創造條件🥪、簡化手續🧷🤹♂️、提供方便”。但這當中有一個利用的公平性問題,卻沒有得到表述。
“公平”一詞,《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公平”這一概念在當今不同的學科裏有其特定的內涵🛞。在社會學中😿,公平是指社會成員之間的社會地位、經濟收入🙆🏼♀️、消費水平比較接近而不過分懸殊🙅🏻。在這裏,公平是一種道德規範的要求🪕。在經濟學中,公平是指市場經濟等價交換所體現的平等,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談的公平競爭🎋🚵♂️、等價交換。在這裏,公平是一種經濟運行規則的要求🧐。在法學中🛃,公平是指權利與義務的對稱,人們獲得應該與其貢獻相一致。還有一層意義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這裏,公平是一種法律約束的要求🚠。當前🖋🩴,我國從上到下🧚🏻♀️、各行各業都註重解決公平問題。我國政府針對二十年來“讓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產生的貧富差距過大問題,采取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政策。為了從根本上解決貧富差距過大問題🏞,黨中央於“十一五”規劃中再次提出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實現社會公平,建設和諧社會。圖書行業為解決其持續發展問題👦🏽🎀,他們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實現圖書信息利用公平🤷🏿。提出了“為每一個提供他所需要的每一本書”🫅🏿、“為每一本書找到需要它的人”☃️、“不分年齡、種族🆚、性別、宗教👨💻、信仰🪬💋、國籍、語言或社會地位🌼,向所有的人提供平等的服務”🍾。這些說明,正確處理好公平問題👴🏿🔰,從大處著眼是關系著國家的穩定與長治久安🕷,從小處著眼是關系著各行各業的持續發展👟。因此,在政府信息公開的大環境下,對於開放的檔案,如何讓所有利用者都可以正當利用、“公平”利用,更有它的開拓意義和社會價值,它不僅能促進檔案事業的自身建設🦇,也能為國家的民主進步、經濟發展提供優質服務🐛。其實↔️,檔案利用的公平問題在國外早就被提出來了👨🏼🍳。德國檔案學者M.米勒就曾在1996年第十三屆國際檔案大會所做的報告《一個倫理學問題🤏🏿:管理與學術對立?》中指出👩🏼:“檔案工作者在能讓人利用檔案材料方面的首要義務是🆓:遵循原則,不受自己個人觀點的影響,平等地對待不同的利用者🚵🏼。③”可是🚵🏻♂️,就我國當前實際情況來看,檔案利用的非公平性較為凸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權利壟斷。在我國🧗🏿,檔案工作歷史源遠流長,但有史以來檔案開放利用工作一直依附於國家機構🧁,並以此為統治階級服務為中心。在過去,檔案一般保存在國家庫房的密室裏🧑🏻✈️,檔案的利用嚴格地限製在對檔案保管負有責任的公務官員或得到最高當局專門批準的人員範圍之內。利用檔案是一種特權👩🏽🔧🍊,而不是公眾的權利。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頒布和修改📆,我國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其他組織和公民也能利用檔案了,但由於過去歷史傳統的影響🗳,即使檔案法規規定的可以開放利用的檔案仍有很多限製。更有甚者🥩♌️,有的以保密為由👱🏿,將大量可以公開的信息深藏館內,密不示人。
(二)區別對待。有些檔案工作者把檔案看作檔案管理部門的私有財產🪸,本著“近水樓臺就應先得月”的思想,對有些已開放而有重要研究價值的檔案拒絕及時向他人提供利用,而是等滿足了自己私人的研究和出版工作之後再向外提供利用。還有些檔案工作者在受理檔案利用者對已開放檔案所提出的“利用申請”時✫,不是一視同仁,而是有差別地對待👄🐦🔥,找種種借口拒絕向普通老百姓提供應開放的檔案,只向專家學者或機關工作人員提供利用。
(三)優先利用。政府信息公開,使大量繁雜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務通過設定的程序在網上處理🍴,實現了現代政府工作的集約化、程序化👎🏽、標準化、科學化管理💚。檔案工作也不例外🚟,隨著信息化程度的加深,越來越多的檔案利用工作都在網上進行🚾💖。這對於懂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知識的網絡型用戶來說,無疑是給了他們一條快速、便捷獲取檔案信息的捷徑。然而,對於那些不懂計算機的人來說,卻是給他們帶來了一個難題👍🏽。造成的原因是網絡型用戶與非網絡型用戶之間存在知識⚃、技術的鴻溝🦶🏻。
如何解決政府信息公開下檔案利用中的非公平性問題呢?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完善法律法規,構建公平利用規範體系⚈。要根據政府信息公開的新形勢新特點完善法律法規🪶,“公平、公正對待利用者”應該在法規中得到明確的表述😞。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社會,對檔案利用權的剝奪都是以法律的形式出現的。④因此🤼♂️,完善檔案法律法規,實現“依法治檔”是公民檔案利用公平權的保障。為適應信息開放利用的國際化大趨勢,我國必須加強對發達國家信息公開法的研究,並結合本國國情做好自己的信息公開法草案的修改工作,盡早頒布適合本國國情的政府信息公開法,把信息公開利用工作納入法製化軌道。《檔案法》對檔案開放期限的規定應進行局部修正,使之與政府信息公開法的觀點、做法相一致,盡量減少對檔案利用不必要的限製👨🏿🎓,使一切持有居民身份證等合法證明的公民都可以不受限製地查閱已開放檔案。此外,還應加強信息開放利用的監督管理。對違反檔案法律法規的現象和行為進行嚴肅查處👱🏼,是保證政府信息公開下檔案利用工作在公平環境下穩定並持續健康開展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保證檔案工作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缺乏檔案執法監督機製,縱容檔案開放利用非公平行為的存在,那檔案利用中不公平現象就會蔓延泛濫,檔案法律法規就會成為一紙空文🪩。同時,檔案利用者應對利用中出現的不公平現象予以舉報,協助監督人員搞好檔案利用的監督工作。
(二)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營造公平服務環境🥪。在政府信息公開的新形勢下更要加強檔案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建設。馮惠玲教授在《檔案學概論》一書中歸納了檔案工作者職業道德的內容,即:忠於職守👁🗨,愛崗敬業;遵紀守法🧗🏼,嚴守機密;博學求進,公正服務🛅。她指出,檔案工作者應當盡可能地提供檔案信息為檔案用戶服務🤯,即為所有合法的利用者提供公正的服務。⑤因此,在檔案的提供利用上🫥,檔案工作者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盡可能地提供檔案資料的對外利用,為所有利用者提供公正、公平的服務。檔案工作者應該熱情對待利用者,禮貌地🦹♂️、以合作精神答復有關館藏情況的所有合理的問題,鼓勵利用者對已開放的檔案信息資源進行合理利用🥶,耐心地向不懂網絡技術的檔案利用者介紹網上利用檔案所必需的具體步驟,並向檔案利用者公正地解釋檔案限製提供利用的原因。此外🧑🏿🎤🧙🏻,檔案工作者應客觀地👩🏼🦲🌬、公正地對待其專業特權📟,在開展檔案利用工作中要用法律法規自覺的約束自己👮🏿。檔案工作者不應私自搜集他所保管範圍內的原件💶,或參與任何文件買賣的商業活動🦸🏻,避免與公眾產生利用沖突。檔案工作者可利用他們所保存的檔案進行個人研究和出版,但進行這種工作必須在與利用者利用檔案的同等條件下進行⑥。
(三)普及信息技術教育🧑🏻⚖️,提高利用者的素質🚣🏻♀️。我們現今所處的時代🧑🏼🚀,是信息無所不在的時代⏰,是信息浪潮席卷一切的時代。在這種信息化程度與日俱增的社會裏,不掌握最基本的信息技術🙋🏼♂️,如:計算機基礎技術、初級網絡技術等🕢,那麽就無法通過網絡等現代化的設備來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檔案利用者如果連最基本的網絡技術都不懂👩🏻🔧,那麽,與其他網絡型利用者公平地通過網絡來查詢他們所需要的檔案信息又從何談起呢▶️?所謂的公平性應該是在同等的條件下進行🐣,對信息技術的掌握本來應該是利用者自己的事,但是國家仍有責任去普及這種信息技術教育,為廣大利用者實現公平提供一個平臺。鄧小平同誌很早就提出了:“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偉大戰略構想。因此,國家不但要重視從中小學生的信息技術教育抓起,還應該通過各種途徑對廣大群眾進行信息技術的培訓和教育😐,如:電視、廣播、報紙、網絡🤜🏿🙆🏽、函授等。只有利用者掌握了信息技術,他們才能主動接受並利用“檔案網”去獲取自己想要了解的檔案信息,才能在政府信息公開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公平利用檔案🙋🏿♂️。
註釋:
①胡淩秋🎹:《政府信息公開與檔案信息資源利用》,《浙江檔案》2004(7)。
②蔣衛榮:《政府信息公開立法與公民檔案利用權的充分實現》🤚🏽,《檔案學通訊》2004(2)👷♂️👩🏻⚖️。
③《第十三屆國際檔案大會文件報告集》,中國檔案出版社1997年版,第188頁🙋🏿♂️。
④張菊蘭:《檔案利用的“二次革命”》🥋,《檔案學通訊》2005(1)。
⑤馮惠玲🥴、張輯哲:《檔案學概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140頁。
⑥《第十三屆國際檔案大會文件報告集》🟰,中國檔案出版社1997年版,第28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