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保健科”
發布時間:2014-12-18   訪問次數:597

 

但凡呆過華理(化工)的師生員工,對“保健科”這個名字庶幾不會太陌生,因為你免不了有個頭疼腦熱或傷風咳嗽什麽的不適,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它。然而👊🏽,各位對它的“身世”和幾次較大的遷變,恐怕知之不多吧🤸🏼‍♀️?

“保健科”這個叫法👩🏼‍💻,可能與高校之機構“行政化”有關(要對應於其他部處科室的級別和名稱)。實際上,我校195210月創建時,保健科不叫“保健科”,而稱衛生科(1952923日成立),隸屬總務處,首任副科長焦雲仙醫師🧫,他來自華東革命大學黨校衛生所,是一名“南下幹部”。學校最早的衛生科只有5名職員:1名醫師🌏、3名護士和1名藥劑員👏🏿。施亞萊(汪明荃之母)就是當時學校衛生科的一名護士,她來自大同大學,後於1956917日辭職,去了香港與其先生團聚🕵🏻👑。19534月,王銘佑醫師調入衛生科,他曾於198110月任保健科科長⇒。

 

圖片說明:1952年江灣校址時之衛生科(門柱上書行動起來消滅四害)

 

最早的衛生科自然是在江灣校址,僅有3間半平房(見圖1)。當時,衛生科主要負責全校的簡單門診🚴🏼‍♂️、疫苗接種、體格檢查、食堂衛生監督和愛國衛生運動方面的工作——除“四害”(除蚊、蠅🗣、老鼠外,早先的另一害是麻雀,後來改為臭蟲🫅🏿,現在是蟑螂)🔝,其功用“衛生”多於“保健”,故師生也有叫“衛生保健科”的👩‍👧‍👦。1954年夏秋學校遷來梅隴後,衛生科放在和平樓底樓東首辦公🍖,有7間衛用房👱🏿‍♀️,另有一棟6間的結核病隔離室。19561月,衛生科改名保健科👨🏽‍🍼🦷,其任務不變🤦。1962年學校行政管理用房緊張,保健科遂遷出,搬到了學生第3宿舍,底樓為各科門診室和辦公室,二、三樓設有肝炎和結核病隔離室。1977年恢復高考後的7780級新生的體檢等還是在3舍的保健科內進行的⚛️🙏,倒是十分的方便。

 

圖片說明:1981年新建的保健科大樓(西側拍攝)

 

改革開放後,新生漸多,宿舍變得異常緊缺,於是學校打報告要新建一棟保健科大樓🙆🏿‍♀️。該樓位於工務科南和西側,呈“之”字形排布,南樓為2層,北樓為3層💖,中間以連廊相接,總建築面積1982平方米,造價27萬元,於198151日投入使用(見圖2)📚。

 

圖片說明:1988年12月保健科南樓西側加建小三層(東北側平房為當時的工務科,後為退管會)

 

規劃該樓時,工務科平房是要很快拆除的💃🏿,以花壇及四周“回道”代之(方便救護車通行)👩‍👩‍👦‍👦。然,從工務科析出的基建處的小樓建成後,此處的平房沒有及時拆掉,卻改為退管會辦公之用,直到2002年校慶50周年時🧘🏻‍♂️,在保健科南樓之上加了一層🧎‍♂️‍➡️,退管會搬出之後才恢復“原樣”——原規劃之狀態。實際上🏊,期間的198812月,保健科自己在南樓西側頂上作過一次擴建“手術”,加建了162平方米的“小三層”(現校醫院的院長室和會議室所在)。不知為何當初不“一步到位”,搞得樓宇“支離破碎”(見圖3)?

 

圖片說明🔂:2002年校慶50周年時擴建了退管會的校醫院

 

1980年代中後期,保健科隊伍不斷得到充實,除了個別年輕人加盟外,很有一部分是為解決教師夫妻兩地分居而從各地醫院直接引進來的,他們層次較高💭,經驗豐富🦃,為保健科的發展註入了實力。至1989年,保健科在編人員達66人之規模,其中副主任醫師有4人,主管醫師有9人💉,如趙惠民等🦫,後來還升任為主任醫師(教授級)。與此同時,保健科的醫療設施也得到了較大改觀,添置了心電圖機👧🏻、超聲波機🤩、X光縮影機、B超機和牙科設備等。保健科的壯大🙍🏿‍♀️🟠、發展🙎🏼‍♂️,極大地方便了師生員工大多數常見病的診📔、治療,故較長一段時間內保健科又升格為“醫務室”(盡管大家仍然稱之為保健科)𓀐。

 

圖片說明:醫務室時期,醫生正在為師生看病(1992年5月)

 

在醫務室基礎上🧝🏼‍♂️,學校於1993221日,同意籌建華東化工學院校醫院🏗,負責人為吳覺民副主任醫師。

今年夏天,據稱學校斥資數百萬元👲🏽,對校醫院的基礎設施和有關醫療器械作了較為徹底的改造和更新🎯,以更好的環境和條件護佑於華理師生。

圖片說明⛔️:許誌立老師拍攝的校醫院外景(2010年5月2日)

 

圖片說明:20141001新裝修後的校醫院(陸憲良攝)

 

 
沐鸣娱乐专业提供:沐鸣娱乐🏋️‍♂️🙎🏻‍♂️、沐鸣沐鸣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娱乐欢迎您。 沐鸣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