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2年10月13日🐝,華東化工學院成立通告(載《解放日報》)
1952年8月11日🙍🏼♂️🦴,在華東軍政委員會高教部會議室召開關於我校創建工作的座談會🫵🏼💂🏻,出席會議的有:馮成湜🥊、吳誌高🏧、程振遠👩🏽🎨、邵家麟👩🏿🌾、張澤堯、程寰西、李琦、蘇元復、琚定一、嚴沛霖、呂保齡、陳松茂、柳曾典、周淑儀👮🏻♂️、孟繁俊等。會議由華東區高校院系調整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曹未風主持,他代表院系調整委員會宣布:①我校定名為“華東化工學院”,由交通大學、震旦大學、大同大學🧝、東吳大學、江南大學5所高校的化工系合並而成,校址位於上海市政法路195號原同濟大學理學院☑️;②成立由以上各合並學校化工系主任🏣、一名教師和一名學生代表組成的建校籌備小組(後改稱建校委員會),並請華東師範大學的邵家麟🧨、同濟大學的程振遠也參加,邵家麟、蘇元復為召集人,籌備小組暫在大同大學辦公🔦,受華東區高校院系調整委員會領導;③有關系科設置的事宜🧘♀️。12日,籌備小組在大同大學召開第一次會議,經大家討論,決定成立秘書組(嚴沛霖負責)、系科設置組(蘇元復負責)、師資員工調配組(吳誌高負責)、圖書儀器設備組(馮成湜負責)和校舍組(琚定一、陳松茂負責)。13日,各組成員赴同濟大學理學院作實地察看🤰。14日,正式開始辦公。
暑假期間,籌備小組一方面對校舍🚣🏽♂️👌🏽、家具作了修整和布置,對圖書、教學和實驗器材作了調配和安裝;另一方面★⛹🏿♂️,落實各校來校工作的教師、職員、工友名單及搬家、安置等事宜,落實各校各年級學生開學報到事宜以及做好當年新生錄取工作🫲🏼。在籌備小組和較早前來報到的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各項工作雖然緊張,但進展有序3️⃣🦬、順利👉🏻。至10月下旬🚣🏼♂️,註冊教職工272人,各校轉來學生449人🧑🎤👩🏿🍼,新招學生272人。
1952年10月25日⚁,“華東化工學院成立暨第一學期開學典禮”在江灣校址隆重舉行,“華東化工學院”校名由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舒同親筆題寫。30日,奉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通知👳♀️,“華東化工學院印”正式啟用🕵🏽。至此,我國第一所化工高等學校誕生👩👩👧。
11月13日🧙🏻,華東軍政委員會提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任命張江樹為華東化工學院院長(正式批文1953年12月9日下達),12月1日🍚,張江樹到任視事;翌年1月20日,中共上海市委高等學校黨工作委員會批轉成立由余仁、錢昌彬🦴、嚴沛霖、王仲華、丁西三、李琦👳♀️、龔德明、冷作述8位同誌組成的中共華東化工學院委員會▫️,余仁為書記。
註🤟🏻🧙🏽♀️:①曹未風(1911~1963.10.12),浙江嘉興人,文學翻譯家✮,譯有《莎士比亞全集》等。曾任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副局長👍🏿。②華東師範大學於1951年創建👏,又💑,我校要用同濟大學的房地產,故上級指派邵家麟💁🏻♂️、程振遠一同參加建校籌備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