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說明:劉馥英教授(左1)出席第二次全國科協大會
1980年3月✊🏼,改革開放的春風席卷神州大地,尤其是教育界、科技界、文藝界更是一派春光明媚的景象,猶如萬物競相復蘇👩🏽💻🔅、爭奇鬥艷𓀔。繼全國科學大會召開後不久🏹🍷,第二次全國科協代表大會現在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黨和國家領導人悉數到會,胡耀邦總書記代表中共中央在大會上作了重要講話,提出發展中國科學事業的三大戰略措施:一是要堅決地建立一支能夠真正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具有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幹部隊伍;二是要大規模地培養我國科學技術的生力軍和後備隊🎂;三是全黨都要充分支持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大展宏圖。並指出“科協是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自己的組織🧑🏼🔧,是同工會✋🏽、共青團、婦聯、文聯一樣重要的群眾團體🦣。在向四個現代化進軍的征途中🐸,科協尤其具有重要的地位🚴🏼♀️。”科協應該在“開發人類智力資源的偉大事業中,發揮巨大的歷史作用”🧖♂️。由於十年“文革”內亂,我國於1958年召開第一次全國科協代表大會後整整等待了22年,今天🕵🏿♀️,1500名科技工作者代表終於又相聚在一起,共商我國科技工作改革發展大業,他們的心情是興奮的、獨特的,只有經歷過漫長等待的科學家們才能真正體會得出來(題圖告訴了我們那時的與會代表們的喜悅心情)。周培源同誌代表全國科協委員會所作的《同心同德,鼓足幹勁,為實現我國科學技術現代化而奮鬥》的報告,現在讀來,依然讓人感到無比激動和興奮。自此⤵️,中國教育、科技工作全面進入改革開放的歷史新階段。
我校劉馥英教授,作為我國石油化工研究領域傑出的一名女科學家💁🏻,代表我校和上海出席了這次大會。由於她博學的知識🤘、致力於獻身科學的崇高品格和為我國科學事業所作出的傑出貢獻,她光榮而自豪地還參加了1986年舉行的第三屆全國科協代表大會,並前後兩次分別在中南海和人民大會堂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時隔30年後今天,劉先生雖然早已離我們而去,但她留給沐鸣平台🚴🏻♂️、留給學校見證她一生勤奮學習、敢於拚搏💦、獻身科學事業的許多珍貴照片(包括兩幅出席科協大會與中央領導人的合影)和實物檔案,必將成為鼓勵華理後人勵精圖治、奮發圖強的最好精神食糧📉。